第(1/3)页
“行了,不跟你玩虚的了,常人言,是灾难也是机遇,危机与机遇并存。”
“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我的老师,来到了咱们省,以他的学识,肯定能担任较高的职务,我承认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能发光发热,可混官场,没人帮你,你想做出成绩,千难万难。”
“我想你对我也应该有所了解,我不是一个官迷,但当我有心无力时,我也时常感慨,自己人微言轻,我想进步,为了更多百姓,希望你能帮我。”
“咱们县是贫困县,交通不便,也没什么大工厂支撑,经济一直是咱们市垫底的,想要出彩,谈何容易,不是单凭一腔热血就能实现的。”
“这次上级会派下来指导小组,统筹全省的救灾活动,具体事情,具体安排,要结合实际情况,统筹安排,并且把在这次受灾地区当中表现突出的人,当做储备干部培养,我老师和我的关系不是秘密,他肯定会被调往别处。”(避嫌)
“但只要有我老师在,我做出成绩,它就跑不掉,没人可以夺走,这次是一次好机会,你懂吗?”(公平的机会)
秦书记说的,他听懂了,之前他有理想,有抱负,甚至有改革的想法,尤其是听了苏宇描述的未来后,他更感兴趣了,或者说苏宇对未来的描绘给他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。
假如他不感兴趣,也就不会对苏宇另眼相看,而苏宇也就不可能得到那么多便利了,毕竟你捐粮归捐粮,但阻止全公社向你学习,还一个村派出一个人,替你免费打工,这种事作为一个官方部门,开会个一年半载再决定才符合实际情况。
官方部门效率慢,那是事实,因为很多事不是一个人能决定的,需要相互掣肘,相互监督,确保你讲的是事实,而不是借机贪污。
所以哪怕官方换个灯泡,也需要上报,再由人审核,甚至派人实际考察事实后才能批复。
没有秦书记一排众议,苏宇想得到便利,几乎不可能,谁都知道,派人去学习,出了事咋整?做成了没有什么功劳,人出事了还给公社制造麻烦,就问哪个领导会那么蠢?
至于说这也是在为全公社贫困人口创收啊?怎么能说没有功绩呢?因为功绩不明显啊,这件事跟扶贫是一个道理,政府给贫困户发鸡鸭鹅猪,让他们饲养,然后形成创收,不再只是接受金钱,而是想办法循环,摆脱贫穷,你说好不好?可这种扶贫相仿的多么?
退一万步,不过是把穷人变成普通人,并不能真正发家致富吧?功绩不显,但饲养的家禽一旦遇到禽流感,乖乖,政府有数不清的麻烦。
关键是脱离扶贫,怎么鉴定?是不缺吃喝算脱离?还是衣食无忧算脱离?还是财务自由才算脱离?这很难评论。
第(1/3)页